yigicao17c@gmail.com
添加时间:笔者认为,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因素之一,就是市场规模虽然庞大,但是其中优质的上市公司、真正体现创新和未来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仍然偏少。受制于我国的发行体制,大量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。境内市场则长期存在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,投资者热衷炒新炒差。这样的市场,无法为投资者提供足够的长期稳定增长的优质投资标的。
如今,距离这则公告已过去7个多月,目前中国太保GDR的发行进程也成为市场颇为关心的一点。在今年3月的中国太保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,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就曾对这个问题作出回应。他表示,中国太保作为上海的国资企业,为了让董事会的构成更加市场化、专业化以及国际化,因此启动了GDR的发行。但今年初的疫情和市场因素显然对太保GDR的发行进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孔庆伟也确认了这些因素对发行窗口的负面影响,不过他表示,目前GDR的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,正在进行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审批,投资者推荐工作也在展开,主要针对长期的投资者。
在整体经济未明显改善,同时市场流动性分层加剧的这样一个背景下,我们也看到信用风险在持续的释放。截至11月底,包括截至这一周,我们看到整个今年信用债市场违约的规模已经突破了2018年,违约的支数也达到了150多支,可见今年整个信用违约的总体规模还是比较大的。但是我们也看到违约的边际也有所变化,近期尽管有一些重大的信用事件出现,但是在边际上新增的违约发行应该说还是比较少的。中诚信国际,包括中诚信证评今年新增的违约发行只有5单,在市场总体的表现里还是比较好的。因此,我们看到从短期来看,中国信用市场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。
从内部环境来看,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持续。首先,我们看到政策稳增长仍然面临很多的制约和约束,通胀的预期和通胀的结构性的通胀对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制约。地方政府的财政的平衡压力对进一步的基建支出也产生了掣肘,房地产市场尽管存在一定的韧性,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随着地产融资的影响,未来房地产市场也面临很大的压力。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,尽管我们面临总体的需求出现了萎缩的趋势,但是我们也看到结构升级也在发生一些变化。这些变化对经济增长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,同时也有负面拖累的作用。
刚才谈到医药方面的行业变革,在大的医保压力下,创新药的鼓励和驱动,优化调整新药的结构,合理分配医药资源,这是未来政策变化带来的重要调整。前两天国家又在大力地推进福建“三民模式”,其实也是强调三医联动的重要性。所以,整个政策方面对行业的影响是大家要高度关注的。
“现在没有杯赛了,有的叫‘调研考试’,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杯赛。”南京王女士的小孩马上要小升初,最近她正在为选择哪家培训机构发愁,“一些学校虽然说是不看证书、不看杯赛,但实际上小升初数学还会考奥数题,英语还会考初中的知识,不在外面学小孩怎么考得上?”